close

中國科學院12月初公佈,新增聘的35名院士名單,其中有八成都是高校或研究機構的現任官員;中國工程院新增的48名院士,超過八成五是現任官員;有學者認為,這代表中國學術界的腐敗走向公開化,把最後一塊學術淨土也變異成了造假的場所。

院士屬於科研機構的最高頭銜,院士的人選名單由高校或科研機構單位的領導推薦,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副教授須寅認為,這就容易造成自我推薦的現象。

須寅副教授:「最後由他們決定,那麼這種好處,院士是又有名又有利,這種好處他自己當然是當仁不讓了,首先他就推薦他自己了。」

據瞭解,中國工程院士人數自1994年到2003年,膨脹了近7倍,增長速度居世界之最,在院士人數激增的同時,科技的高層次創新卻呈現負增長,科技競爭力世界排名也從1998年的第13位,一路下滑到2003年的29位。

須寅表示,院士這個頭銜,現在被貶到一錢不值,以權勢謀取學術頭銜,是體製造成的學術腐敗。

須寅副教授:「以權勢謀取這種最高學術頭銜,現在都成了共產黨社會的一種正常的現象了,把一個很清靜的傳授知識的場所變成了一個爭奪名利的場所」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則說,學術腐敗其實就是道德敗壞的現象。

艾曉明教授:「這個學術腐敗實際上就是道德敗壞嘛,把別人的論文換成你的名字,你想發表任何文章都是可行之事。」

須寅教授還指出,學術上的造假,會導致越來越少的科研人員進行知識和科研的探索,這將給學術界帶來災難。

新唐人記者 施萍 特約記者秦越 採訪報導

其他推薦:

《神韻》2010全球巡迴演出

視頻百科 拓展您的視野!

感恩神韻訪港 吉林作家盼大陸演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long8b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