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草庵:在中國,則由於食品漲價,中國家庭在採購食物上的開銷加大,在其他方面就相應減少,由此導致的消費下降應會給其他商品的價格帶來壓力。理論上來講,其他商品的降價趨勢應能充分抵消或說補償食品漲價的影響,如此一來通貨膨脹也就會被化為無形。但我們並非生活在一個理論世界,價格變化未必能自動地「此消彼漲」。不過,價格補償的確存在,而且有可能計算出剔除食品價格後商品及服務價格應該出現怎樣的降幅。由此經濟學家就可以衡量出食品價格上漲給消費指數的其他組成部分帶來了多大的降價壓力。在做這個測算時,人們注意到中國央行把整體通貨膨脹率的目標區間設為1%~3%之間。倘若貨幣政策真的和這一目標水準相適應的話,那麼在食品價格上漲21%的情況下,非食品價格必須出現非常顯著的下降才能使央行不脫離目標軌道。具體來講,非食品價格將需下降6%甚至更多,才能實現央行的通貨膨脹控制目標。但現在的情勢是,多數非食品價格卻在上漲。

伍凡:因此可以認為,這一現象表明中國的貨幣政策太過寬鬆,它是通貨膨脹背後的推手。人民幣估值偏低與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合力推動投資資本及投機熱錢加速湧入中國,造成了太多錢追逐太少商品和服務的局面。而中國政府顯然也未能通過加息、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以及嚴格限制放貸等措施來有效化解流動性過剩的問題,造成形勢進一步惡化。

草庵:食品供應緊張掩蓋了貨幣政策導致的通貨膨脹上行壓力,正是貨幣政策將更多資金引出非食品商品及服務領域,並轉向食品。但是,食品供應問題只是掩蓋了貨幣政策對物價的上行壓力,它並非造成這種壓力的元兇,因為這種壓力之前就已經存在了。正是拜食品價格的反常激增所賜,通脹壓力沒能在非食品領域找到出口,食品價格的猛漲吸收了過於寬鬆的貨幣政策帶來的過度需求。這就是為什麼中國CPI數據令人感到擔心的原因。它表明,食品價格飆升時非食品價格非但沒有出現人們希望的抑製通脹或通縮的現象,反而也在加速上漲。如果中國金融部門再不大力調整當前的貨幣政策,那麼通貨膨脹顯然還將持續,並將向其他領域蔓延,即使食品價格「退燒」也不能阻止這個勢頭。

伍凡:但是,中國政府官員和經濟學家一再強調,現在只是「結構性物價上漲」而不是全面的「通貨膨脹」,或者「尚在可控範圍之內」等等。官方稱:當前的價格上漲是結構性上漲,並不是價格全面上漲的嚴重通貨膨脹,並說價格總水準上漲壓力雖大,但有條件做到不出現嚴重通貨膨脹;中國未出現嚴重通貨膨脹。因為中國近年注重培育基礎供給能力,控制「兩高一資」產品出口,供求總量關係呈基本平衡甚至存在局部產能過剩的狀況,如果調控及時、有效,由食品漲價引起全面物價上漲的可能性並不大,更有學者幫腔說,中國發生通貨膨脹的可能性不大,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到現在,中國並沒有出現過真正值得注意的通貨膨脹。如此的一系列言論,都不過是掩耳盜鈴而已。

其他推薦:

《神韻》2010全球巡迴演出

New Tang Dynaty Television

總統府前 聲援七千萬人退出中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long8b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